優質的服務流程
· quality of service processes ·
需求溝通傾聽客戶需求,了解用戶使用環境和現場工況
方案設計根據現場實際工況,針對性出具解決方案
合同簽訂技術和商務規范確認,簽訂合作協議
產品制作選擇最優質的元器件,嚴格按照技術協議
調試安裝現場規范安裝,靜態動態調試,分析儀運行
售后服務后續維護,持續跟進,終身維修
山東濟南市槐蔭區太平河南路1567號均和云谷濟南匯智港6號樓
2025年7月13日,生態環境部正式發布了《污染物自動監測監控系統數據傳輸技術要求(HJ212—2025代替HJ212—2017)》。這一標準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,標志著我國污染物監測體系從“在線監控”全面升級為“自動監測+智能監控”一體化體系,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帶來了重大變革。
一、標準升級:從“在線監控”到“自動監測+智能監控”
此次發布的HJ212—2025標準是對2017年版本的全面修訂和升級。相較于舊版,新標準在多個方面進行了重大調整和補充,以適應當前生態環境保護的新需求和新技術發展。
(一)新增功能與技術要求
新增監控內容:2025版標準首次將用電數據、關鍵生產工況、門禁狀態、VOCs譜圖、噪聲錄音、視頻流等納入強制傳輸范圍,構建了覆蓋“排污-治污-監管-取證”全鏈條的數據閉環。
通信安全要求:增加了“通信安全”和“現場機與上位機通信帶寬要求”,確保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。
數據標記與處理:完善了“數據標記內容”,增加了數據采集處理與上傳要求,進一步規范了數據的處理流程。
多媒體文件傳輸:新增了多媒體文件傳輸技術要求,支持視頻流、音頻流等多媒體數據的傳輸,為環境監管提供了更豐富的數據支持。
(二)技術細節優化
術語和定義更新:增加了“用電監控”“視頻監控”“數據標記”等術語和定義,明確了相關技術概念。
編碼規則完善:增加了用電及關鍵生產工況監測參數的編碼規則,提升了數據傳輸的標準化和規范化。
附錄內容擴充:附錄部分增加了數據段加密示例及密鑰管理流程、數采儀與移動終端通信協議、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聯網信息確認表、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判定方法、多媒體文件傳輸技術要求等內容,為實際操作提供了更詳細的指導。
二、標準實施的意義
(一)提升環境監管效率
新標準的實施將極大地提升環境監管的效率和精準度。通過自動監測和智能監控的結合,監管部門可以實時獲取更全面、更準確的環境數據,及時發現和處理環境污染問題,減少人為干預和數據造假的可能性。
(二)助力企業合規管理
對于企業來說,新標準提供了更明確的合規指引。企業可以根據標準要求,優化自身的環境監測系統,確保數據傳輸的規范性和合法性,降低因數據問題導致的環境違法風險。
(三)推動技術創新與應用
新標準的發布將推動相關技術的創新和應用。例如,用電監控、視頻監控等新技術的引入,將促進環境監測設備的智能化升級,為環境監測領域帶來更多的技術突破和發展機遇。
三、行業影響與展望
(一)行業影響
設備制造商:需要根據新標準的要求,對現有設備進行升級或開發新產品,以滿足市場對智能監控設備的需求。
環境監測服務提供商:需要調整服務模式,提升技術水平,以適應新的數據傳輸和處理要求。
企業用戶:需要對現有的環境監測系統進行改造或升級,確保符合新標準的要求,同時加強對員工的培訓,提升環境管理水平。
(二)未來展望
隨著HJ212—2025標準的實施,我國的環境監測體系將更加完善和智能化。未來,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,環境監測領域將迎來更多的創新和發展。例如,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度融合,將進一步提升環境監測的智能化水平,為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。
總之,HJ212—2025標準的發布和實施是我國環境監測領域的一次重大進步,將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注入新的動力,推動環境監測行業邁向智能化、高效化的新時代。